全力实施“北纬40度 海城质造”强市计划
海城:跑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海城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意盎然。在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征程上,海城市步履铿锵。图片由崔治摄

??海城市胜辉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成排的机械臂抓取耐火砖。

??核心提示

??在辽宁广袤的大地上,海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突出的成就和不懈的探索实现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海城市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目标,坚定不移抓发展、持之以恒惠民生,全市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发展动能实现新集聚,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排名第92位,呈现出强势攻坚、奋力争先的良好发展态势,迈出了新时代全面振兴的坚实步伐。

??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海城市将一如既往当好推动发展的急先锋,全力实施“北纬40度海城质造”强市计划,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聚焦低空经济、菱镁产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箱包产业振兴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激发奋进之志,凝聚前行之力,奋力跑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菱镁产业

??在转型升级中增智慧

??隆冬时节,走进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的镁碳砖成型车间,十多台机器臂正有序地从生产线上卸下一块块镁碳砖。随后,装满镁碳砖的RGV运料车沿着轨道运行,将镁碳砖送进干燥窑炉。成品出炉后,被无人驾驶车辆运至待发货区……“这条投资2亿元的生产线是全国乃至全球单体产能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镁质耐火制品生产线。”现场负责人徐国军介绍,今年,公司的“窑炉提质升级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对公司现生产窑炉的配料系统、控温系统、烧成系统、成品出窑系统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从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

??海城是全球最主要的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为推动菱镁产业转型升级,把菱镁产业的“力气活”变成“技术活”,海城市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推动企业与高校进行人才对接,全面发挥产学研联盟在产业创新上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盟主”企业集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全市现有省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8家,其中菱镁类4家。开展校企协同科技创新,推进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海城市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的菱镁类企业已有57家。

??今年,海城市将锚定打造世界级菱镁产业基地目标,坚持严控矿权矿量、严控产能产量协同发力,升级完善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二期工程,完成轻烧反射窑炉退出任务,拉长做宽镁耐火产业链,做强做精镁建材、镁化工、镁合金产业链,全力打造菱镁产业绿色转型示范区。抓好菱镁行业专项整治,推进8家菱镁企业开展产能置换工作。着力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菱镁产业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功能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中、资源集约、发展集群的菱镁全产业链生态,全力当好引领全国菱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服装箱包

??在发展壮大中有创新

??纺织服装箱包产业是海城市的传统产业之一,西柳服装市场为东北第一大服装专业市场。目前,西柳服装产业集群占地面积超过450万平方米,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55万吨,电商交易额近260亿元,销路覆盖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年交易额超过850亿元。近年来,海城市依托资源优势,通过电商直播激活纺织服装箱包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我们园区里有50多个直播间,每天有大批服装、日化用品等商品从这里发往全国。”西柳数字商务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宋业财介绍,园区已集聚优质电商企业15家、“网红”团队50多个。西柳镇集聚带货主播1万多人,其中粉丝超10万人的“网红”1800多人,BOSS传媒、聚谷传媒、胖彤彤等十多家直播传媒企业日均出单量超万件。

??1月10日,在海城市举行的新型功能性面料新品推介会上,超鹏服饰石墨烯防寒服新品正式发布,标志着海城市棉服经济与冰雪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西柳服装产业集群在棉服领域的竞争力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推介会上获悉,今年海城市将把西柳商贸城和义乌商贸城作为主要集散地,推动原料、印染、加工、设计、销售等环节的发展壮大,打造西柳纺织服装箱包文创产业园区。同时,将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核心竞争产品的研发,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品牌。优化政府服务,积极打开中东欧班列通道,鼓励企业走向中东欧,开拓国际市场。

??低空经济

??在新赛道上展速度

??低空经济风口已至,海城市抢抓机遇,在2024年6月举办了中国·海城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会议制定并出台了《海城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概念规划》《海城市通用机场和无人机起降点初步选址规划》以及《海城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重点发展“端、网、云、用”四个关键环节,构建低空产业的“四梁八柱”,打造集运营、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力争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塑造“低空城市”新形象。

??海城市专注于低空场景应用、科创智造和创新服务三大领域,建立了“低空+文旅体验”“低空+物流配送”“低空+客运通勤”“低空+应急救援”“低空+城市管理”“低空+农林植保”六大应用场景。规划建设了1个低空文旅小镇,以及低空产业制造区、创研区、康养示范区和场景先导区等4个产业园区,布局了28个起降点。同时,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特点,海城市将在菱镁新材料与无人机制造、城市精细化管理、菱镁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等领域开辟更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和应用场景。

??“未来,海城将延伸服务全链条,拓展‘低空+’多元化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发展低空产业,研发低空产品,统筹推进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四网’建设,构建低空经济发展支撑体系。”海城市委宣传部部长高鹏介绍,海城市将依托龙头企业、科研实验室、功能型平台,构建“产学研投融”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共育产业生态圈,全力支持头部企业落地,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力布局上中游产业,大力发展系统集成、检测认证等新业态,做大做强下游服务支撑行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低空经济优势集群。

??营商环境

??在优化服务中提温度

??“感谢海城市以免申即享的方式让企业获得奖励资金300万元,我们将加速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上市企业产业引领带动作用。”1月14日,海城市服务专班在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对“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进行工作回访时,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免申即享”的方式获得奖励资金,是海城市持续加强“惠企专窗”工作,让企业受益的缩影。2024年以来,海城市将打造最优“惠企专窗”工作列为“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坚持企业需求导向,通过政策发力、机制聚力、联动合力推动惠企政策快速精准直达、高效兑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有效协调职能部门,融合力量共同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提升营商服务质量,海城市编制了涵盖8个部门、六大领域、49个相关服务事项的《营商服务事项及服务指南》,并依托省“辽企通”APP,在海城营商服务特色专区中,将《营商服务事项及服务指南》上线,为企业提供了全面、详细的服务指引。在海城市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增值服务,实现了窗口服务现场咨询与线上服务的有机融合。

??海城市还重点围绕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国际贸易等6个领域,按需组合服务清单,提供帮办代办、撮合对接、信息发布、咨询引导等服务,构建高效、便捷、优质的涉企服务体系,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更快、更强的“海城速度”和更暖、更优的“海城温度”正叠加成为海城对外展示的亮丽名片。

责任编辑:赵月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